福州市科学技术局
来源:氯化氢检测器 发布时间:2024-06-21 08:14:22
为持续做好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西部高校科研成果与我市企业对接,市科技局“成果转化直通车(西安交通大学站)”智能制造专场推介会活动。活动将采取线上直播形式进行,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小程序形式直播,现将征集并筛选的西安交通大学可转化科研成果名单(附件1)转发给你们,请广泛宣传并积极组织辖区相关产业链企业、科创走廊科技型企业预对接,并于2022
氢能载体——高纯氢的需求日益高涨,短期内我国氢源大多数来源于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故氢纯化技术是能源化工基地低碳化转型、助力“双碳”的重要技术支点。不同于传统变压吸附方法,本装置基于金属氢化物变温吸附方法,可适应较低氢浓度工况(可低至15%),氢纯度高(99.99%),回收率高(可达95%);采用流通式设计,反应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低(5 MPa),且可定向除杂;回收利用余热,降低系统能耗同时可实现氢加压;恒定压力输入和可调流量输出,抗氢浓度波动干扰,工作稳定可靠;固态纯/储氢,体积密度大(100 g/L H2),制/储/加氢一体化撬装式设计,具有高氢纯度、高氢回收率、高密度储氢的三高特征。
本项目依托“中国西部科学技术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化工过程机械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绿色高效能源化工装备技术团队”等科研平台,联合陕西氢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成果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已在陕西省多家煤化工企业成功推广应用,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产值预估:近几年氢能产业如火如荼,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上千亿,未来3-5年,我国氢能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品类的超级赛道。
吴震,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2017),中国化工学会会员,Science出版社集团期刊Science Journal of Chemistry及《稀有金属》、《Rare Metals》等期刊编委,国际著名能源期刊Energies的主题编辑(Topic Editor)。主要是做新能源氢能及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与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项,并与中石化、山东京博、江苏联兴等国内企业合作项目多项。至今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总引用次数达600次,h指数为14,发明专利10多项(授权8项)。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杰瑞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第五届吉先锋&领克校园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多次,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佳绩,受到企业和评委们的认可。
焊接是制造业中的关键步骤,通过电阻焊、弧焊等手段把不同零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工件整体。近年来,焊接自动化率逐步的提升,焊接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焊接转变为机器人焊接,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不断提升。
但是,机器人焊接目前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柔性生产问题,传统的机器人焊接时,零部件依赖高精度工装和夹具做固定和定位,焊接不相同的型号的零部件就要设计制造不同的工装夹具;设计能适应不一样型号零部件的工装夹具,需要大量的投入、反复的测试、不断的维护调试,带来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柔性化不足。解决柔性生产问题成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一个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零部件一致性问题,生产制造中的零部件通常来自不同的供应商,也有不同的批次,这就导致零部件的规格尺寸不会完全相同,存在一致性问题,传统的机器人焊接时,执行预设的轨迹和焊接参数,无法根据零部件的实际差异做调整,导致错焊、漏焊、焊接不良等质量上的问题,以至于需要频繁的人工干预和调整,因此,能适应任何零部件的细微差异,能智能调整焊接轨迹和焊接参数的智能化焊接系统,减少品质问题,确保质量稳定,成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另一个迫切需求。
项目组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空间视觉实验室”和“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融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基于3D视觉的智能涂胶工作站,解决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涂胶自动化问题。该工作站已经在零部件自动涂胶中落地应用,生产效率提升65%,品质合格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还能应用汽车制造中焊装产线、涂装产线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产值预估等:智能涂胶工作站,针对零部件生产、汽车制造等典型场景中的涂胶需求,解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涂胶自动化问题,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品质高的优势,应用场景范围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姜沛林,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日本德岛大学智能系统工学博士学位。主要是做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智能系统等。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多项。已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等。现任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视觉传感专委会委员。
在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中,普遍的使用结构胶、密封胶等,如汽车风挡玻璃涂胶、汽车车门密封胶涂胶等。涂胶质量和速度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品质和效率。由于零部件结构较为复杂,涂胶位置又处于接缝处,对涂胶工艺技术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涂胶的方式,以确保涂胶质量,保证生产品质。这也就直接制约了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效率。
项目组融合机器视觉、路径规划、三维建模等技术,研发了基于视觉引导的智能焊接工作站,解决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问题。1.先识别再操作,不依赖高精度工装夹具,能够自主识别零部件,智能适应任何类型的零部件,提升柔性化水平。2.先测量再焊接,可以依据零部件的实际状态,智能调整焊接轨迹和焊接参数,确保生产质量。
4)产值预估等:智能焊接工作站,具有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解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迫切需求,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应用场景范围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姜沛林,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日本德岛大学智能系统工学博士学位。主要是做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智能系统等。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多项。已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等。现任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视觉传感专委会委员。
针对航空航天、核动力、兵器、高效换热器、汽车等领域对高强韧性、轻量化材料和异形复杂曲面结构整体化、材料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制造的实际的需求,开发3D打印用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流动性球形粉末,开展基于3D打印的终端产品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和打印服务,提供一体化全套解决方案。
陈祯,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装备、工艺、新材料开发,以及增材制作的完整过程数值仿真。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各类项目1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1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多项军工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多项。
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60余项,其中国际PCT专利2项目,参与增材制造国家和团体标准5项。主持开发了5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LM增材制造装备,实现销售1000万元以上,设备获得欧洲标准CE认证。开发的SLM设备成功在IAME展会、德国formnext展会和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亮相。成功开发了石墨烯-氧化锆双相协同增强Al基、Ni基复合材料,拓展了增材制造可形成材料的合金体系。
衡量金刚石薄膜质量的方法主要是看其SP3 结构含量,含量越高,其性质越接近天然金刚石,如何得到高含量的sp3 键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而目前国际上制备的金刚石薄膜以ta-c 的 SP3 含量最高,能够达到 85%以上,因此其性质最接近天然金刚石。
本项目目前达到的水平为:SP3 结构达到 87%,薄膜硬度 HV≥85Gpa,平整度0.2nm,摩擦系数≤0.08,紫外吸收 97%以上。本项目为非晶四面体碳薄膜制备技术。采用该方法镀制的膜层,其硬度和耐磨性能高于其它方法。非晶四面体碳薄膜的特性远远优于目前市场使用的各种涂层。
(2)制备的非晶碳薄膜 SP3 结构超过 85%以上,摩擦系数小于 0.1 以下,并可达到沉积工作条件为常温(80oC)以下。
(3)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基体设计不同涂层组合的复合涂层结构,并拥有非常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损、摩擦系数小的良好特性。
课题组依托西安交大电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人才、测试等方面的优势,具有教授10 人,副教授 20 余人。具有齐全的薄膜检测设备,供课题使用。
本课题为赵玉清教授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包括:离子镀膜装置;离子源技术;薄膜技术。在实验和设备工艺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造诣,先后获的国家和陕西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资助。目前已实现部分工业产品的产业化生产。
(1)工业领域:本项目也被广州钢铁集团在全国调研2 年后选中的转型转产的重点项目,目前已为广钢集团研制 6 台设备。
(3)切削刀具:本项目不但可以实现硬质合金金属切削刀具,而且已推广到高速钢刀具金属切削、木材和家具加工的高速钢和碳钢刀具。已得到部分单位应用,如:陕西百纳科技,关中工具厂,东方机械厂五分厂,成都光华数控刀具厂,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标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岭机器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制定与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提升轻量化设计制造水平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汽车空心轴类零部件在汽车传动系统、电机动力系统在内的诸多场景下应用广泛,在实现汽车轻量化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需求,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传统的零部件加工采用完整的机械加工路线,本团队通过精密成形实现轴类零部件加工,有效缩短工艺链、提升零部件轻量化水平、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具有显著技术竞争力。
张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车辆工程系主任,装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航发科技委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
主要成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通讯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防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薄壁细长轴齿类零件高效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获2022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一等奖。
能源互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迫在眉睫。现有的配网设备多具备以下特点:①设备接入量大、个性化强、分布区域广;②直接关系用户侧用电质量,社会影响显著;③设备运维人员有限,设备运维全覆盖难度大。同时,传统的状态监测系统多存在以下局限,即:①体积大、集成化程度低、结构庞杂制造、安装运维成本高;②缺乏信息管理,设备故障诊断、状态评估依赖专家经验;③数据利用率低,各类检测数据不同步且各具局限性。对比之下,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以物联化信息网络为基础,能够实现高渗漏率的分布式监测。在数据处理层面,系统以精简状态信息传输为主,采用边缘计算、报文优化、算力部署等方式提升信息集成度以及算力利用率,极大缓解了中心负荷压力。在硬件设计层面,系统采用MEMS、LPWAN等技术提升边缘侧传感智能水平,构建起的传感网络接入性和可扩展性强、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分布式状态监测系统在边缘侧通过高度集成的智能传感器单元实现设备状态自我感知,在网关侧通过智能网关及汇控终端设计实现信息链路的横向、纵向传输,在上位侧通过多物理量协同分析与主动预警实现设备的状态评价和故障诊断,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电力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与物理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装备状态检修团队”等科研平台。该项目成果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已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宝武钢铁集团等电力公司、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成功推广应用,助力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产值预估:近十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和电力投资均保持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是近十年电力投资的最高水平,电力投资总额已超万亿元。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作为其中重要一环,2021年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预计在未来3-5年内,我国状态监测产业市值将突破万亿,成为下一个产业数字化蓝海。
董明,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委员。曾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以访问学者身份从事学术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横向课题60余项,获国家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SCI论文29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现为国际标准委员会IEC TC85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SAC TC321委员,中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队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多次,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top10)、全国二等奖等佳绩,受到企业和评委们的认可。
绝缘异常放电不仅是电力设备绝缘故障的重要先兆,也是引发绝缘失效的重要诱因,对异常放电进行有效检测和预警,对保障设备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具有显著意义。不同于传统异常放电检测技术,光谱诊断技术显示出诸多原理性优势:1、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结果置信度高;2、光谱特征是放电过程能级跃迁的本质现象;3、放电统计信息和光谱特征信息相结合,可实现缺陷类型识别和放电强度计算;4、可对放电源进行精确定位。本装置基于固态光电半导体技术提出气体绝缘设备异常放电超敏光电传感装置及关联光谱诊断系统,结合放电光辐射和光谱特性,开展实用化放电光谱检测、放电光电定位和放电可视化诊断,为气体绝缘设备放电检测提供有效直观的技术手段,具有“超敏检测”、“精准识别”、“定量评估”和“准确定位”四大优势。“超敏检测”方面,本装置光谱覆盖范围广(280nm~900nm),光谱通道数量多(通道数量16个),光电增益高(高于5×106A/lm),有效探测距离远(大于15m),放电检测灵敏(最想见检测放电量小于5pC);“精准识别”方面,本装置针对典型放电类型缺陷类型识别准确度高(正判率95%);“定量评估”方面,本装置可实现定量化的放电能量评估(正判率95%);“准确定位”方面,本装置放电定位误差小(定向误差小于3°)。
本项目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电力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工程与物理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装备状态检修团队”等科研平台。该项目成果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已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宝武钢铁集团等电力公司、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成功推广应用,助力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产值预估:近十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和电力投资均保持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是近十年电力投资的最高水平,电力投资总额已超万亿元。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作为其中重要一环,2021年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预计在未来3-5年内,我国状态监测产业市值将突破万亿,成为下一个产业数字化蓝海。
董明,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委员。曾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以访问学者身份从事学术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横向课题60余项,获国家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SCI论文29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现为国际标准委员会IEC TC85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SAC TC321委员,中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队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多次,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top10)、全国二等奖等佳绩,受到企业和评委们的认可。
随着集成电路制作精度越来越高,相对应的测试接口( Pad )尺寸也越来越小。为此测试时必须使用高精度的微探针阵列和相应的测试接口,并且要求方便安装,满足高频信号屏蔽和产能需求。因此,如何制作集成电路测试用的微探针阵列及探针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难题。目前,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围堵打压,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同样形势严峻。国内业界使用的微型探针卡全部依赖进口,尽快掌握这一集成电路封测使用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具有十分紧迫且重大的意义。根据芯片晶圆级测试需求,本项目开展MEMS微探针技术研究,包括开发具有高导电特性、高硬度的合金/复合金属材料、开发微探针的MEMS制备工艺获得具有良好机械和电气特性的探针样品。具体技术指标包括:探针电阻小于200mΩ,电流承载能力大于600mA,75μm超程下接触力小于14gf、疲劳寿命大于30万次。
本项目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教育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合木王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成果技术先进,应用前景广阔,已在实验室内形成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小批量试制,助力我国半导体测试装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1)合作方要求:具有MEMS微探针需求的企业或有布局MEMS微探针产品的企业。
4)产值预估:近几年国内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测试装备和元器件国产化需求极为迫切,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探针卡相关产品年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目前我国尚无探针卡和探针生产企业,因此,立即展开集成电路测试用的微探针阵列和探针卡国产化,尽快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十分紧迫且意义重大。
方续东、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导师。2008、2011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助理,担任中国工程院旗舰期刊“Engineering”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科秘书,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副主编以及“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等多个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微纳制造、先进传感技术与高强度聚合物纤维成型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与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课题、技术领域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及中航发产学研合作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之江实验室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等资助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15项,在高端MEMS传感技术及系列器件,超高强度聚合物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研制出的传感器已在国内多家军工单位应用。参编中英文论著5本,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及美国发明专利1项。
钨基材料防散射晶格,可用于防核辐射、医疗CT探测器中吸收过滤散射,以及折射X射线的零件。钨作为一种高密度材料,其能很好的满足该零件对于硬度、吸收辐射能力等各方面的性能要求。然而,由于高熔点及脆性特征,传统材料加工方法在钨基材料晶格结构上存在流程繁琐、周期长等不足。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powder bed fusion, LPBF)增材制造能够实现金属复杂结构的直接制造。当前,针对难熔钨基材料晶格结构的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的脆性,提出微量元素原位增强钨合金晶格结构的LPBF的强韧化制造技术,为难加工难熔钨合金复杂结构的一体化加工制造和应用奠定基础。
轻质材料铝合金在航空航天构件中占到70%以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比强度、比刚度、高的传热系数和优异的耐磨性,传统的制备技术工序复杂,工艺灵活度较低,难以满足相关零部件短周期制造的需求。利用增材制造的方法,能轻松实现复合材料零件近净成形。本团队提出熔滴复合电弧沉积同步颗粒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效增材制造技术,使颗粒增强的铝合金耐磨性提高20倍以上。
本项目依托“国家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成型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中航工业一飞院。该项目成果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已在中船725成功推广应用,助力中国制造技术进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产值预估:近几年增材制造产业如火如荼,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全球增材市场规模达到了152.44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19.49%。2015-2021年增材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77%。根据最新增材制造行业数据,3D打印市场在2022Q1第一季度增长到了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预计2025年增材制造收入规模将达到298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18.24%;2030年增材制造收入规模将达到853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23.41%。。
魏正英,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分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航天六院增材制造工艺技术中心特聘专家,2013-2015年新疆尔自治区“天山学者”新疆大学特聘教授,2016-2018年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着重研究了金属增材过程的传热传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分析等金属增材成形机理;对金属增材成形中多重热循环中应力变形进行研究,并采用可视化方法对成形精度和变形进行控制,完成钨合金激光选区成形和铝基复合材料3D打印熔滴成形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制。
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防基础科研核科学挑战专题课题1项、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1项、军工横向项目2项;已完成负责的863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和115“863”重点 项目子题2项已结题;申报专利76项,其中57项为发明专利(51项已授权);获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获陕西青年科技奖,获20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农科院杰出科学技术创新奖(等同于农业部一等奖); 201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